斯诺登事件-“斯诺登”事件是什么?

Hitalk英语 · 2020-07-20


共找到6个和斯诺登事件相关的问题和 17条解答,可以点击下面的问题,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回答内容仅供参考

斯诺登事件是什么,简单易懂的回答,棱镜门事件又是什么?

斯诺登事件如果在中国。

用爱国主义评价斯诺登事件

斯诺登事件是什么,简单易懂的回答,棱镜门事件又是什么?

“斯诺登”事件是什么?

斯诺登事件是怎么回事

  • 栀玥回复:

    斯诺登事件就是棱镜门事 件, 两者是一个事件,只是说法不同。

    棱镜 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 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小布什时期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号为“US-984XN”。

    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年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

    扩展资料

    斯诺登事件”大事记

    2013年6月5日 《卫报》刊登消息称,一名“告密者”出示的法院密令显示,从2013年4月25日至5月19日,美国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须每日向美国国家安全局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涉及通话次数、通话时长、通话时间等内容,但不包括通话内容。

    2013年6月6日 美国《华盛顿邮报》又曝光政府机密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直接接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9家网络巨头的中心服务器,可以实时跟踪用户电邮、聊天记录、视频、音频、文件、照片等上网信息,全面监控特定目标及其联系人的一举一动。

    2013年6月7日 在加州圣何塞视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做出回应,公开承认该计划。他强调说,这一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目的在于反恐和保障美国人安全,而且经过国会授权,并置于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庭的监管之下。

    2013年6月9日 英国《卫报》抛出专访,应“告密者”本人要求公布其身份。现年29岁的爱德华・斯诺登是美国防务承包商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一名雇员,过去4年内一直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他在专访中说,自己良心上无法允许美国政府侵犯全球民众隐私以及互联网自由。

    2013年6月13日 《卫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罗伯特・米勒13日表示,FBI已经开始对斯诺登展开刑事调查,这是美国官方首次证实已对斯诺登采取行动。

    2013年6月17日 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强烈谴责斯诺登,称其可能是中国的间谍。

    2013年6月19日 维基解密发言人克里斯丁・拉芬森在冰岛报纸的一个专栏中说,一名中间人接触他,请他告诉冰岛政府斯诺登寻求庇护。冰岛政府随后证实了这一消息,但并未透露是否会同意斯诺登避难。

    2013年6月21日 美国正式以间谍罪等罪名起诉斯诺登,要求香港提供配合抓捕。港府称将依法办事。

    2013年6月23日 斯诺登离开香港,抵达莫斯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斯诺登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斯诺登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背景资料:“斯诺登事件”大事记



    帆雅回复:

    据美国 中情局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爆料:“棱镜”窃 听计划, 始于2007年的小布什时期,美国情报机构一直 在九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珍家回复:

    开始棱镜计划,美国只是监控外国的网络。后来更多的是监控本国的网络和各种通信。有美国国会支持,而且民众不知情

  • 他要是在中 国,相关信息会被封杀,国人不会知道,除非翻墙 的人会了解。美国政府只是获取公民信息又不 因言抓人也不会删帖封杀禁言批评政府的言论,反观国内不仅公民信息直接跳过法律步骤被政府获取同时公民还要面临因言获罪的风险,获取公民信息本身是把双刃剑,如果用在维护国民安全打击网络犯罪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用在控制舆论限制言论自由不允许公民批评上还跨省抓人的话这就可耻了,斯诺登对于美国做前者不能容忍,对于中国做后者却可以容忍,这叫自由卫士?这叫双标。

    祥媛回复:

    斯诺登已经亡命 天涯了。。 。你认为他这事在美国很平 常?很平常他为什么要逃?为什么他要给非美 国的媒体报道?(其他媒体捅开了,瞒不住了,美国媒体才报道的明白不?)你如果不是太单纯,就是别有用心美国看似很公平,但是背地里做的事,偷窥隐私,是龌蹉不堪的不是有个人因为和斯诺登同样的原因被杀了吗?全世界的政府都是一样的谁威胁到他的统治,他就干掉谁【注意:要诚实,不要刷分,省得难堪】

    报社当然不会报道呢,因为中国的媒体是受到控制和限制的,有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而且报道了也会很快和谐,美国的媒体相对自由,这个最好交给是国外媒体报道,国外不像中国这样严格,新闻是相对自由的

    珍桂回复:

    如果在中国,那么我们将不知道有斯诺登这么个人物。

    妍馨回复:

    中国像斯诺登这样的人多了去了,那些制造谣言的人更是数不胜数,真假难辨 爱管不管!

  • 曦丽回复:

    斯诺 登是个爱国者,有勇气顶着可能 加在他头上的叛国罪 名,去反对他的政 府不好的做法,他还是为了他的国家更好。为什么说他是爱国者?因为至今没看到他反对国家的另外几个要素,美国人民,美国主权,美国的文化传统。他的这种爱国,有人称作是“第二种忠诚”,也就是反对错误做法的忠爱国家,而不是顺民的愚忠。“第二种忠诚”说的发明者(如果不是他发明的,他也是极力倡导者),六十四后国家不让他容身,被迫出走了。什么东西一加主义两字,就发挥到了极致,往往也就走了极端。斯诺登是爱国的,但他一定拒绝爱国主义者的说法,在他那里,正义大于爱国,或者可以说他是一个积极的爱国主义者,不是盲目的爱国主义者,消极的国家主义者。

  • 斯诺登事件就是棱镜门事件,两者是一个事件,只是说法不同。

    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小布什时期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号为“US-984XN”。

    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年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









    扩展资料

    斯诺登事件”大事记

    2013年6月5日 《卫报》刊登消息称,一名“告密者”出示的法院密令显示,从2013年4月25日至5月19日,美国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须每日向美国国家安全局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涉及通话次数

    吴中老师回复:

    开始棱镜计划,美国只是监控外国的网络。后来更多的是监控本国的网络和各种通信。有美国国会支持,而且民众不知情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据美国中情局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爆料:“棱镜”窃听计划,始于2007年的小布什时期,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九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 媛菡回复:

    【斯】【诺】【登】的全名叫爱德华.·约瑟夫·【斯】【诺】【登】,是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也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技术承包人。2013年6月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PRISM【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受到美国政【府】的通【缉】,事发时【斯】【】诺】登在香港。后转往俄罗斯。在俄罗斯,向多国申请【庇】【护】,目前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玻利维亚等国表示愿意为他提供【庇】【护【,俄罗斯也同意为其提供一年【庇】【护】。美国联邦【执】【法】者2013年6月21日正式对“棱镜”事件主角斯诺登提出刑【事指【控,罪名包括间【谍活动、盗窃以及转换【政】【府】【财】产。因斯诺登的特殊身份,其披露的一些事件涉及美国对多个国家和组织的情【报】【活】动,所以此事件持续发酵。

    李娟老师回复:

    据美国中情局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爆料:“棱镜”窃听计划,始于2007年的小布什时期,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九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 枫璇回复:

    不是的大白话是:很多年来,美国政府利用网络监控着全世界的通讯,这侵犯了全世界人的隐私斯诺登知道内幕,把消息曝光给媒体(美国和英国的),这让美国政府下不来台,但同时他的行为属于泄露国家机密所以美国要抓他他逃到香港062请求香港的庇护s因为他觉得香港的人权保护比较好现在就这么僵持着,而且大多数香港市民都不同意把他交回去

    珍家回复:

    为了出名,什么人都有。

    帆雅回复:

    人们不用电脑手机的时候美国惨败。

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问老师

文章推荐:

businessinsider | 延续性动词 | 请假条英文 | 吸血鬼日记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南瓜的英文 | 垫片英文 | 很久以前英文 | 马车英文是什么意思 | 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 同性恋英语 | 万圣节的习俗 | 女强人英语 | 电汇英文 | 希拉里演讲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