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马 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1936~),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小说家 。主要作品: 有长篇小说《城市与狗》,、《绿房子》、《胡莉娅姨妈与作家》、《世界末日之战》《谁杀死了帕洛米诺•莫雷罗》、《公羊的节日》等。获奖理由:“他不仅绘制出了权力的结构,也犀利地刻画出了个人的抵制、反抗和失败。”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主要作品:有诗集《诗十七首》、《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小路》、《真理之盾》、《给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巨大的谜》、《画廊》等。获奖理由:“他用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莫言(1955~),中国小说家,山东省高密县人,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怀抱鲜花的女人》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食草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四十一炮》、《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获奖理由:“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爱丽丝•门罗(1931~),女,加拿大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少女们和妇人们的生活》、《你以为你是谁?》、《爱的进程》、《公开的秘密》、《一个善良女子的爱》、《憎恨、友谊、求爱、爱恋、婚姻》、《逃离》、《石城远望》等。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一、 2010年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1936~),生于秘鲁阿雷基帕,是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 籍的作家及诗人。共创作了30多部包括小说、话剧和散文在内的作品,其代表作有小说《城市与狗》(1963年)《绿房子》(1965年)和《酒吧长谈》(1969年)等。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
二、2011年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瑞典科学院称“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特兰斯特勒默大部分诗集以凝炼、简短和深刻的比喻为特征。在其最近的诗集,他转向了更为短小、更为精炼的模式。”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在23岁时便出版处女诗集《诗十七首》,成名后陆续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观看》、《真理障碍物》、《给生者与死者》等诗集。他的诗歌最大的魅力是新,他认为“诗人的创作应是不断摆脱自己的过去”。
三、2012年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出生于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小学即辍学,后务农多年,做过临时工。1976年2月离开故土,尝试写作,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包括《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和《蛙》等。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四、2013年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
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1931年出生于安大略省。长期居住于荒僻宁静之地,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故事背景大多为乡间小镇及其邻里,故事人物和现实中人并无二致,亦经历出生与死亡、结婚与离异。但泥土芳香的文字背后,却是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浓墨重彩的描写。细腻优雅、不施铅华的文字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情节,常常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
1968年,《快乐影子之舞》初试啼声,一举斩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此后,《我青年时期的朋友》《你以为你是谁?》《爱的进程》《公开的秘密》《一个善良女子的爱》《石城远望》等十多部作品纷纷将总督奖、吉勒奖、英联邦作家奖、莱南文学奖、欧•亨利奖以及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收入囊中。作品被翻译成13种文字传遍全球,受到读者与媒体的高度评价,被誉为 “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2009年5月,由于作品一贯的极高水准和在全球的巨大影响,毫无争议地荣获第3届布克国际文学奖。【作为代表作,影响巨大的《逃离》2004年隆重出版,立刻引起如潮好评】,迅速夺得当年加拿大吉勒文学奖,并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图书。几个平凡的小镇女子,一旦进入作品,一旦成了小说的主人公,便立刻变成了震撼心灵的奇迹…
2010年诺贝尔文学 奖授予秘鲁作家马里奥・巴 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瑞典著名诗人,托马 斯・特朗斯特罗姆于2011年10月6日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13时,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宣布,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中国作家莫言,2013年的文学奖得主在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上7点揭晓,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成为最终的获奖者。
2010年
马里奥 ・巴尔加斯・略萨(1936~),生于秘鲁阿雷基帕,是拥有秘鲁与西班 牙双重国籍 的作家及诗人。共创作了30多部包括小说、话剧和散文在内的作品,其代表作有小说《城市与狗》(1963年)《绿房子》(1965年)和《酒吧长谈》(1969年)等。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
2011年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瑞典科学院称“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特兰斯特勒默大部分诗集以凝炼、简短和深刻的比喻为特征。在其最近的诗集,他转向了更为短小、更为精炼的模式。”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在23岁时便出版处女诗集《诗十七首》,成名后陆续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观看》、《真理障碍物》、《给生者与死者》等诗集。他的诗歌最大的魅力是新,他认为“诗人的创作应是不断摆脱自己的过去”。
2012年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出生于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小学即辍学,后务农多年,做过临时工。1976年2月离开故土,尝试写作,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包括《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和《蛙》等。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2013年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
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1931年出生于安大略省。长期居住于荒僻宁静之地,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故事背景大多为乡间小镇及其邻里,故事人物和现实中人并无二致,亦经历出生与死亡、结婚与离异。但泥土芳香的文字背后,却是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浓墨重彩的描写。细腻优雅、不施铅华的文字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情节,常常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
1968年,《快乐影子之舞》初试啼声,一举斩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此后,《我青年时期的朋友》《你以为你是谁?》《爱的进程》《公开的秘密》《一个善良女子的爱》《石城远望》等十多部作品纷纷将总督奖、吉勒奖、英联邦作家奖、莱南文学奖、欧•亨利奖以及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收入囊中。作品被翻译成13种文字传遍全球,受到读者与媒体的高度评价,被誉为 “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2009年5月,由于作品一贯的极高水准和在全球的巨大影响,毫无争议地荣获第3届布克国际文学奖。【作为代表作,影响巨大的《逃离》2004年隆重出版,立刻引起如潮好评】,迅速夺得当年加拿大吉勒文学奖,并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图书。几个平凡的小镇女子,一旦进入作品,一旦成了小说的主人公,便立刻变成了震撼心灵的奇迹…
2010年 马里奥・巴 尔加斯・略萨,秘鲁―西班牙(双国 籍)著名作家。这是自 1990年以来首位拉美作 家获奖。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对权力结构作了深入的描述,并对个体人物的反抗、反叛和挫败进行了犀利的刻画。”2011年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瑞典诗人。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在23岁时便出版处女诗集《诗十七首》,成名后陆续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观看》、《真理障碍物》等诗集。2012年莫言 中国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2013年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芒罗(Alice Munro)。颁奖词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13位女性作家,主要作品有《逃离》、《快乐影子舞》、《爱的进程》等。她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多讲述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隐含悲剧命运的平凡生活。
艾丽 丝-门罗,1931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的 温厄姆小镇 ,她的作品大多都是以安大略省西南 小镇的生活为素材,关注平凡女性生活,语言平实简约,多表现生死与成长等严肃主题。曾被美国作家誉为“当代的契诃夫”。文学奖评委会、即瑞典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爱丽丝-门罗的最大成就是坚持短篇创作而且成绩斐然。她写作短篇小说已经很多年了。相对来说,写作短篇小说很难,很多人已经不写了,而她坚持了下来。她在短篇小说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完美。就像我们在评论中说的,她是‘现代短篇小说大师’。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市与狗》,、《绿房子》、《胡莉娅姨妈与作家》、《世界末日之战》《谁杀死了帕洛米诺•莫雷罗》、《公羊的节日》等。
获奖理由:“他不仅绘制出了权力的结构,也犀利地刻画出了个人的抵制、反抗和失败。”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主要作品:有诗集《诗十七首》、《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小路》、《真理之盾》、《给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巨大的谜》、《画廊》等。
获奖理由:“他用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一、2010年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生于秘鲁阿雷基帕,是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共创作了30多部包括小说、话剧和散文在内的作品,其代表作有小说《城市与狗》(1963年)《绿房子》(1965年)和《酒吧长谈》(1969年)等。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
二、2011年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瑞典科学院称“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特兰斯特勒默大部分诗集以凝炼、简短和深刻的比喻为特征。在其最近的诗集,他转向了更为短小、更为精炼的模式。”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在23岁时便出版处女诗集《诗十七首》,成名后陆续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观看》、《真理障碍物》、《给生者与死者》等诗集。他的诗歌最大的魅力是新,他认为“诗人的创作应是不断摆脱自己的过去”。
三、2012年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出生于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小学即辍学,后务农多年,做过临时工。1976年2月离开故土,尝试写
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939-1907)法国诗人,原名勒内·弗朗索瓦·普吕多姆。生在巴黎一个工商业者家庭,父亲是工程师。苏利·普吕多姆自小聪颖好学,但由于健康原因未能入大学深造。早年当过职员、工程师、并从事过法律工作后转入诗歌创作。坚实的科学修养使他想沟通诗与科学;而强烈的哲学兴趣,使他更想从哲学思考中捕捉灵感,提炼诗的主题。
60年代前后曾参加帕尔纳斯派诗歌运动,并成为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帕尔纳斯派是由一些标榜"为艺术而艺术"的高蹈派诗人组成的,是象征派的先驱。这扔诗人在艺术上主张远离现实,冷静、客观,抑制个人感情的直接抒发。
1865年,苏利·普吕多姆发表第一部诗集国《韵节与诗篇》即露头角,引起诗坛重视。此后发表的诗集《孤独》(1869)、《徒劳的柔情》(1875)是抒情气息较浓的两部代表作,主要抒写孤寂的心境,失恋的爱情,充满忧郁的情调。但更受知识界赞赏的是两部哲理诗集《正义》(1878)和《幸福12首诗歌》(1888),诗集主要探讨人类意识与现代社会的冲突,有说教成分,比较晦涩难懂。此外,他还有诗集《考验》(1866)、《战争印象》(1870)、《法兰西》(1874)、《棱镜》(1886)、《诗的遗言》(1901)和散文著述《散文集》(1883)、《诗的考察》(1892)、《从巴斯卡得到的真信仰》(1905)。1900至1901年,他编辑出版了《苏利·普吕多姆诗文集》。
苏利·普吕多姆的诗歌长于提示人心灵演算的隐秘、幽微的感受和体验。更长于分析,无论是灵感诗还是哲理诗,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他创作上的成就,1881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01年,瑞典学院为了“特别表彰他的诗作,它们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把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他。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
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于2011年10月6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13时,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宣布,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中国作家莫言,
2013年的文学奖得主在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上7点揭晓,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成为最终的获奖者。
2010年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生于秘鲁阿雷基帕,是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共创作了30多部包括小说、话剧和散文在内的作品,其代表作有小说《城市与狗》(1963年)《绿房子》(1965年)和《酒吧长谈》(1969年)等。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
2011年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瑞典科学院称“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特兰斯特勒默大部分诗集以凝炼、简短和深刻的比喻为特征。在其最近的诗集,他转向了更为短小、更为精炼的模式。”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在23岁时便出版处女诗集《诗十七首》,成名后陆续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观看》、《真理障碍物》、《给生者与死者》等诗集。他的诗歌最大的魅力是新,他认为“诗人的创作应是不断摆脱自己的过去”。
2012年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出生于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小学即辍学,后务农多年,做过临时工。1976年2月离开故土,尝试写作,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包括
2010年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秘鲁—西班牙(双国籍)著名作家。这是自1990年以来首位拉美作家获奖。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对权力结构作了深入的描述,并对个体人物的反抗、反叛和挫败进行了犀利的刻画。”
2011年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瑞典诗人。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在23岁时便出版处女诗集《诗十七首》,成名后陆续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观看》、《真理障碍物》等诗集。
2012年莫言 中国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
2013年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芒罗(Alice Munro)。颁奖词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13位女性作家,主要作品有《逃离》、《快乐影子舞》、《爱的进程》等。她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多讲述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隐含悲剧命运的平凡生活。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出炉,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你好,诚心为您解决这个问题。
2013年的文学奖得主在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上7点揭晓,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成为最终的获奖者。门罗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其影响巨大的《逃离》2004年出版,她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以其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门罗的写作特色,因此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求采纳,过年好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斯·芒罗出生在加拿大渥太华,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安静的城市度过。她的小说写的也都是这个城市郊区小镇中上演的平民中的爱情、家庭日常生活,而涉及的却都是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
芒罗最早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叫《快乐影子舞》(1968),即得到加拿大重要的文学奖总督奖。她的短篇小说集有《我青年时期的朋友》 (1973)、《你以为你是谁?》(1978,亦得总督奖)、《爱的进程》(1986,第三次得总督奖)、《公开的秘密》(1994)、《一个善良女子的爱》(1996)、《憎恨、友谊、求爱、爱恋、婚姻》(2001)、《逃离》(2004)等,2006年出版《石城远望》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集。
最有名的好像是 逃离
2013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
《快乐阴影的舞蹈》、《女孩和女人的生活》、《你认为你是谁?》、《乞丐女孩——弗罗与罗斯的故事》等。
文章推荐:
120306 | sleep if u can | 火柴棍游戏 | 下午茶英语 | peppa pig | ppt背景音乐 | 书到用时方恨少 | 户口本翻译 | 家好月圆插曲 | 联合国观察员国 | 头饰英文是什么意思 | 檀香刑 txt | 2012四级真题 | walk me home | 见贤思齐 |